本文目錄一覽:
體育場館塑膠跑道的標準有哪些?
不知道你想問塑膠跑道國家標準2016的是針對跑道的標準 還是針對跑道塑膠材料的標準。都給你吧
跑道標準:
1.標準跑道全長為400米塑膠跑道國家標準2016,應由兩個平行的直道和兩個半徑相等的彎道組成。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內側應用適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約5厘米,寬至少5厘米。
如因舉行田賽項目比賽而需臨時移動突沿的一部分,應用5厘米寬的白線標出原突沿位置并放置塑料錐形物或小旗,其高度至少20厘米,間隔至多4米。本條款同樣適用于3000米障礙賽跑中運動員從主跑道轉向跨越水池所跑的那部分跑道。對于沒有突沿的草地跑道,應用5厘米寬的線條標出跑道內沿,還應以5米間隔設置小旗。為防止運動員踩線,應將小旗放在線上,向場內傾斜,與地面成60度角。小旗規格約 25×20厘米、旗桿長 45厘米最為適宜。
2.應在跑道內突沿外沿以外30厘米處測量跑道長度。如無突沿應在標志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
注:《國際田聯的田徑場地設施手冊》含有全部有關跑道結構、設計、標記的技術信息。本規則給出了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3.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項徑賽,每名運動員應占有一條分道,分道寬最小為1.22米,最大為1.25米,分道線寬5厘米,所有分道寬應相同。應按上述第2款的規定測量第一分道的長度,其塑膠跑道國家標準2016他分道的長度應在內側分道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
注:分道寬應包括右側分道線
塑膠場地標準:
塑膠跑道的一些檢測標準與測量依據
Synthetic--Rubber sports track
1994-10-01實施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塑膠跑道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使用和維修。
本標準適用于以聚氨酯為主要材料的混合型彈性體鋪設的體育場、館跑道。
2、定義
塑膠跑道是指用具有橡塑性質的合成材料彈性體鋪設的用于田徑比賽的場地鋪面面層。
3、引用標準
GB/T 531 橡膠邵A硬度試驗方法
GB/T 1681 硫化橡膠回彈性的測定
GB 2941 橡膠試樣環境調節和試驗的標準溫度、濕度及時間
GB 9865 硫化橡膠樣品和試樣的制備
GB 10111 利用隨機數骰子進行隨機抽樣的方法
GB 10633 鋼卷尺
GB/T 10654 高聚物多孔彈性材料拉伸強度和扯斷伸長率的測定
4、技術要求
4.1 外觀與尺寸
4.1.1 外觀
無裂痕或分層現象塑膠跑道國家標準2016;防滑層與底膠層粘合牢固、凹凸現象;表面色澤均勻、耐久。
4.1.2 標志線
標志線應清晰、不反光,無明顯虛邊、與面層粘合牢固。各標志線位置距終點線間的距
離長度不允許出現負差應小于1/10000。
4.1.3 平整度合格率
塑膠跑道平整度合格率不小于85%。
4.1.4 厚度
用于比賽的塑膠跑道的厚度不小于13mm,其他非比賽用輔助面積厚度可由供需雙方商定
。
4.1.5 坡度
塑膠跑道的橫向坡度不大于1:100,縱向坡度不大于1:1000。
4.2 物理機械性能應符合表1規定。
表1
項目
指標
硬度(邵A),度
45~60
拉伸強度,Mpa ≥
0.7
扯斷伸長率,% ≥
90
壓縮復原率,% ≥
95
回彈值,% ≥
20
阻燃性,級
1
注:1)該項目由供需雙方商定。
5、試驗方法
5.1 平整度合格率的測定
按附錄A規定的方法進行。
5.2 厚度的測定
按附錄B規定的方法進行。
5.3 長度的測定
在直道上的跑道長度用精度不低于±10mm/km的測距儀或符合GB10633規定的1級鋼尺
測量。當用鋼尺測量時,應按鋼尺的全尺長校正值及溫度膨漲系數對鋼尺示值進行調整
,包括彎道的距離長度,彎道部分長度,應將長度值換算成以半圓圓心為圓心的該長度
所對的圓心角角度值,再和精度不低于±2〃的經緯儀測量。
5.4 坡度的測定
按附錄C規定的方法進行。
5.5 硬度的測定
試樣按照附錄D中D3.1條的規定制備,用GB/T 531規定的方法測定。
5.6 拉伸強度、扯斷伸長率的測定
試樣按照附錄D中D3.1條的規定制備,用GB/T 1.654規定的方法測定,拉伸速度為100±
10mm/min。
平行測定的兩個結果之差,拉伸強度不大于0.2Mpa,扯斷伸長率不大于22%。
5.7 回彈值的測定
試樣按照附錄D中D3.1條的規定制備,用GB/T 1681規定的方法測定。平行測定的兩個結
果之差不大于4%。
5.8 壓縮復原率的測定
按照附錄D規定的方法進行。
5.9 阻燃性的測定
按照附錄E規定的方法進行。
6、檢驗規則
6.1 生產廠應保證產品質量。每批產品均應附有產品合格證書和產品說明書。
6.2 組批和抽樣:
檢驗時以每項塑膠跑道工程為一批。每批均應進行外觀與尺寸檢驗和物理機械性能檢驗
。進行物理機械性能檢驗時按6.2.1~6.2.4條規定取樣,每塊試樣均應進行測試,結果取
其算術平均值。
6.2.1 以施工時每一次混合料量為一抽樣單元,按表2規定的規格及數量,隨機地按施
工順序與施工平行抽取。樣品在現場條件下停放時間不得少于48h。
表2
6.2.2 樣品應用塑料袋包裝,并置于陰涼干燥上,包裝上須注明工程名稱、取樣日期
、取樣部位、現場氣候條件、取樣人及有關特殊說明。
6.2.3 樣品固化14天以上方可進行測試。也可在實驗室進行加速固化。樣品有效期為六
個月。
6.2.4 必要時,可以直接在竣工后的塑膠跑道上挖取樣品,抽樣時以20m3為一抽樣單元
,按GB 10111獲得隨機數再按預先規定的順序確定抽樣點。
6.3 合格判定:
檢驗結果符合4.1,4.2要求時判為合格。
當檢驗結果有一項不合格時,應另行雙倍取樣進行檢驗,其算術平均值仍不合格,則判
該批塑膠跑道不合格。
7、使用、保養、維修
7.1 在具備適當排水設施的情況下,可全天候使用。
7.2 應按其使用范圍合理使用,要保持清潔,避免長期荷重,避免機械沖擊和摩
擦,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7.3 維修應由專業施工隊進行。
附 錄 A
塑膠跑道平整度合格率的測量方法
(補充件)
A1 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塑膠跑道平整度的測量。
A2 定義
平整度:塑膠跑道平整度是指用3m或1m距離內的最大凹陷表示的塑膠跑道的平整程度。
A3 儀器
A3.1 3m直尺:尺長精度為±3mm,尺的底面平直無缺陷。
A3.2 塞尺:0~25mm精度為±1mm。
A3.3 經緯儀:精度±2°。
A4 測量步驟
A4.1 以塑膠跑道的曲直分界線為界,直道沿橫向與縱向每3m標一個點。彎道以圓心點
為圓心,用經緯儀每5°做一放射狀線,每3m標一個點。將3m直尺輕放于任何相鄰兩點之
間,用塞尺測量最大局部凹陷不超過4mm,或將1m直尺輕放于任意兩點中部,用塞尺測量
最大局部凹陷不超過3 mm,即為合格點。每組測量總測量點不應少于40個。
A5 結果計算
P(%)=R1/R2×100
式中:P——平整度合格充,%;
R1——合格點數;
R2——總測量點數。
A6 測量報告
試驗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a.測量點數;
b. 測量時天氣情況;
c. 測量結果;
d. 特殊記錄;
e.測量者及測量日期。
附 錄 B
塑膠跑道厚度測量方法
(補充件)
B1 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塑膠跑道厚度的測量。
B2 儀器
游標卡尺或厚度計,精度為0.01mm。
B3 測量步驟
在塑膠跑道上挖出一個直徑為10~25mm的試樣。
按照GB9865中4.8條規定的砂輪研磨試樣的上、下表面,直至磨出的面積大約占試樣研磨
面面積的50%。然后用游標卡尺或厚度計從三個不同角度測量試樣上下表面間的厚度,精
確到0.01mm。
B4 測量結果
測量結果取三個測量值的中值,并保留一位小數。
B5 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a.取樣位置;
b. 試驗結果;
c. 特殊記錄;
d. 試驗者;
e.試驗日期。
附 錄 C
塑膠跑道坡度測量方法
(補充件)
C1 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塑膠跑道橫向和縱向坡度的測定。
C2 儀器
C2.1 經緯儀:精度±2〃。
C2.2 水準儀:精度±1mm。
C3 測量步驟
C3.1 自塑膠跑道曲直分界線始,直道每10m標1組點,彎道以圓心點為圓心每15°標一
組點,每組點包括第1道內沿和第8道外沿兩點。
C3.2 用水準儀測量每點的標高,并計算每組兩點的高差和第1道及第8道同道上相鄰兩
點的高差。
C4 結果計算
橫向坡度:
P1=h1/L1 ………………………………………………(C1)
式中:P1——橫向坡度;
h1——每組兩點的高差;
L1——每組兩點間距離。
縱向坡度:
P2=h2/L2 ………………………………………………(C2)
式中:P2——縱向坡度;
h2——同道上相鄰兩點的高差;
L2——同道上相鄰兩點間距離。
橫向坡度及縱向坡度結果取各測量結果的絕對平均值。每批測量不少于40組。
C5 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括:
a.測量點數;
b.測量結果;
c.特殊記錄;
d.測試者及測試日期。
附 錄 D
塑膠跑道壓縮復原率試驗方法
(補充件)
D1 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塑膠跑道壓縮復原率的測定。
D2 定義
壓縮復原率指按規定的方法對試樣進行壓縮變形試驗,并在自然狀態下恢復3min后,試
樣在壓縮前后的厚度之比。
D3 試樣
D3.1 試樣制備
在樣品中部距樣品邊沿不少于50mm的區域內裁取試樣,裁取的試樣按照GB 9865中
4.8條規定研磨,經研磨后的試樣在試驗前按照GB 2941中的規定停放。
D3.2 規格及數量
試樣厚度為12.0±0.5mm,邊長為50±0.5mm的正方形。每個試驗不得少于3個試樣
。
D4 試驗步驟
調整壓力機,使其壓縮速度為50mm/min,并調節厚度指示裝置。然后使試樣與上、下壓
板接觸(壓力指示為5N時)開始記錄厚度。
開動壓力機,使試樣以50 mm/min速度被壓縮,壓縮至原厚度的70%后恢復自然狀態,作
為第一次預壓,共預壓3次,每次壓縮之間應使試樣在自然狀態下停放3min。
按上述方法進行第四次壓縮,準確的使試樣變形50%后迅速恢復自然狀態,并在試驗室條
件下恢復3min,測量其厚度,精確到0.1mm。
D5 結果計算
壓縮復原率:
K(%)=h1/h0×100
式中:K——壓縮復原率,%;
h1——壓縮后試樣厚度,mm;
h0——壓縮前試樣厚度,mm。
試驗結果應取3個試樣的算術平均值,結果應表示至整數,但任何一個試樣結果超
出算術平均值的±10%,該組試驗無效,應重新取樣作試驗。
D6 容許差
平行測定兩結果之差不大于1.5%。
D7 試驗報告
應包括下列內容:
a.樣品來源;
b. 試驗室溫度、濕度;
c. 試樣厚度;
d. 試驗結果;
e.試驗者及試驗日期。
附 錄 E
塑膠跑道阻燃性能測定方法
(補充件)
E1 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于在適度火焰作用下,判斷水平塑膠跑道的阻燃性。
E2 定義
在火焰作用下,當燃燒熄滅后,塑膠跑道表面留下的燃燒斑塊的直徑小于或等于50mm時
,為1級阻燃。
E3 試樣制備
試樣應從試驗對象的不同位置裁取,試樣規格為100 mm。
每個試驗一般應測定5個試樣。
測試前,試樣至少在試驗條件下停放48h以上。
E4 儀器及試劑
E4.1 由重疊的直徑為25 mm的薄纖維織物組成的纖維層圓片(例:薄棉布);
E4.2 濃度為96%的酒精;
E4.3 容量為10 mL的量筒或2.5 mL的移液管;
E4.4 至少如試樣大小的20 mm厚的風干木板。
E5 測定步驟
在試樣中部放置重量為0.8g的重疊的纖維層圓片。纖維層圓片用2.5 mL酒精均勻浸泡,
然后點燃并使其自然燃燒,當然燒火焰和余輝熄滅后,測量在試樣表面留下的燃燒斑塊
的直徑大?。ň_到1 mm)。
試驗應在不通風的地方進行。
在燃燒時,如纖維層發生翻轉而影響燃燒斑塊的大小時,應重新更換試樣補作試驗。
E6 試驗結果
5個試樣表面留下的燃燒斑塊的直徑均小于或等于50 mm,該樣品可判為1級阻燃。
E7 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a.樣品名稱、顏色、厚度;
b. 阻燃性能;
c. 最大燃燒斑塊的直徑;
d. 特殊觀察;
e.試驗者及試驗日期。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工業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橡膠和橡膠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合成橡膠分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由保定長城合成橡膠有限公司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師永昌、邸保謙、張敏、張輔萱、葛瑞。
標準的塑膠跑道是多寬的呢?
標準塑膠跑道國家標準2016的塑膠跑道一般指的是400田徑塑膠跑道塑膠跑道國家標準2016,跑道半徑設計為36米,一共八條道,長度為400米,長度為408米,長度為415米,長度為423米,長度為430米,長度為438米,長度為445米,長度為452米。根據國際田聯競賽規則規定,田徑場地是一個橢圓形的跑道,而在其周圍又布置有各種田賽場地。標準的徑賽場周長400米,8條跑道,每條分道寬1.22--1.25米,所有分道線寬為5厘米(標槍投擲線除外),跑道左右傾斜度不得超過1塑膠跑道國家標準2016:100,跑進方向的上下傾斜度不得超過1:1000,任何堅固的可以承受跑鞋鞋釘的地面均可用于田徑場地。塑膠跑道又稱全天候田徑運動跑道,
它由 聚氨酯預聚體、混合 聚醚、廢輪胎 橡膠、EPDM橡膠?;?PU顆粒、顏料、助劑、填料組成。塑膠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壓強度高、硬度彈性適當、物理性能穩定的特性,有利于運動員速度和技術的發揮,有效地提高運動成績,降低摔傷率。塑膠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膠等材料組成的,具有一定的彈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線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國際上公認的最佳全天候室外運動場地坪材料。
《合成材料跑道面層》國家標準于2011年12月5日批準發布,自2012年5月1日起實施,適用于由合成材料(包括 聚氨酯)鋪設的跑道面層。2015年11月,安徽、河南、江蘇、上海、深圳等多地學校相繼發生“毒跑道”事件?!靶氯A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學校塑膠跑道原材料涉嫌為“三無”產品,甲苯和二甲苯超標139倍竟能通過正規的招投標程序進入校園,校園工程在招投標、原材料、施工、驗收等環節存在漏洞。
塑膠跑道目前有沒有國家行業標準?
標準有《合成材料跑道面層》和《塑膠跑道國家標準》(14833-93),不是所有的跑道都要按照標準來,每個標準都是相對應的跑道?!逗铣刹牧吓艿烂鎸印愤m用于由合成材料(包括聚氨酯)鋪設的跑道面層?!端苣z跑道國家標準》(14833-93)標準適用于以聚氨酯為主要材料的混合型彈性體鋪設的體育場、館跑道。
塑膠跑道又稱全天候田徑運動跑道,它由聚氨酯預聚體、混合聚醚、廢輪胎橡膠、EPDM橡膠?;騊U顆粒、顏料、助劑、填料組成。塑膠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壓強度高、硬度彈性適當、物理性能穩定的特性,有利于運動員速度和技術的發揮,有效地提高運動成績,降低摔傷率。塑膠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膠等材料組成的,具有一定的彈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線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國際上公認的最佳全天候室外運動場地坪材料。
建造標準:
1.標準跑道全長為400米,應由兩個平行的直道和兩個半徑相等的彎道組成。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內側應用適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約5厘米,寬至少5厘米。
2.應在跑道內突沿外沿以外30厘米處測量跑道長度。如無突沿應在標志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注:《國際田聯的田徑場地設施手冊》含有全部有關跑道結構、設計、標記的技術信息。本規則給出了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3.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項徑賽,每名運動員應占有一條分道,分道寬最小為1.22米,最大為1.25米,分道線寬5厘米,所有分道寬應相同。應按上述第2款的規定測量第一分道的長度,其他分道的長度應在內側分道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
注:分道寬應包括右側分道線
塑膠跑道施工在瀝青或水泥基礎上,基礎做法與道路施工大致相同?;A表面平整度要求較高,以保證塑膠面層厚度一致,彈性均勻,對基礎的質量要求如下:
坡度:橫向1%(彎道8‰、直道5‰、半圓區5‰),縱向1‰,跳高區0.4%,表面應平坦光滑、排水暢通。
平整度:平整度合格率在95%以上,3米直尺誤差3mm。
定位: 為準確施工及畫線需要,應用牢固鮮明標志物標出跑道場地的四個半圓切線點和兩個圓心。
排水:排水系統在大雨后二小時必需排出積水。在冰凍地區,瀝青層與碎石層之間最好加一層土工布緩沖層。沿排水溝槽的基礎應做特殊防水處理。
強度和穩定性:基礎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穩定性,表面均勻堅實、無裂縫,無爛邊,接縫平直光滑。墊層壓實,密實度大于95%,在中型碾壓機壓過后,無顯著輪跡、浮土松散、波浪等現象。
學校塑膠跑道新國標標準?
新國標不僅從“國家推薦標準” 變為 “國家強制標準”,還增加了諸多內容,包括厚度要求、物理性能、耐老化性能、無機填料含量要求、防滑膠粒高聚物含量要求、面層成品有害物質限量、非固體和固體原料有害物質限量等。
施工標準:
1.標準跑道全長為400米,應由兩個平行的直道和兩個半徑相等的彎道組成。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內側應用適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約5厘米,寬至少5厘米。?
2.應在跑道內突沿外沿以外30厘米處測量跑道長度。如無突沿應在標志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
3.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項徑賽,每名運動員應占有一條分道,分道寬最小為1.22米,最大為1.25米,分道線寬5厘米,所有分道寬應相同。
4.塑膠跑道施工在瀝青或水泥基礎上,基礎做法與道路施工大致相同?;A表面平整度要求較高,以保證塑膠面層厚度一致,彈性均勻,對基礎的質量要求如下:
①.坡度:橫向1%(彎道8‰、直道5‰、半圓區5‰),縱向1‰,跳高區0.4%,表面應平坦光滑、排水暢通。
②.平整度:平整度合格率在95%以上,3米直尺誤差3mm。
③.定位: 為準確施工及畫線需要,應用牢固鮮明標志物標出跑道場地的四個半圓切線點和兩個圓心。
④.排水:排水系統在大雨后二小時必需排出積水。在冰凍地區,瀝青層與碎石層之間最好加一層土工布緩沖層。沿排水溝槽的基礎應做特殊防水處理。
⑤.強度和穩定性:基礎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穩定性,表面均勻堅實、無裂縫,無爛邊,接縫平直光滑。墊層壓實,密實度大于95%,在中型碾壓機壓過后,無顯著輪跡、浮土松散、波浪等現象。
材料標準:
新國標中的有害物質增設至18項,并細分為三大類
在舊國標中,共對7項有害物質(其中4項為重金屬)做了限量規定,新國標中,這一數字為18項,并細分為有害物質含量、有害物質釋放量、氣味三大類。
新國標對校園跑道建設中可能產生的18種有害物質的限定做出了規定,并按照家裝標準對建成后的跑道揮發性有機物限量做出了限定。如跑道產生的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不得高于5毫克/立方米,甲醛不得高于0.4毫克/立方米,二硫化碳不得高于7毫克/立方米;還增加了氣味等級指標要求,確保人工合成面層在實際使用中接近于無氣味狀態。如氣味評定等級為4級時,應進一步原因分析并進行整改,若1個月后氣味評定仍不達標,應作更換或拆除處理。嗅辨評定等級為5級時,應做拆除處理。
新國標對校園跑道建設中可能產生的18種有害物質的限定做出了規定,并按照家裝標準對建成后的跑道揮發性有機物限量做出了限定。如跑道產生的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不得高于5毫克/立方米,甲醛不得高于0.4毫克/立方米,二硫化碳不得高于7毫克/立方米;還增加了氣味等級指標要求,確保人工合成面層在實際使用中接近于無氣味狀態。如氣味評定等級為4級時,應進一步原因分析并進行整改,若1個月后氣味評定仍不達標,應作更換或拆除處理。嗅辨評定等級為5級時,應做拆除處理。